找到相关内容68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《三字经》略解之佛教缘起篇

    不能得到超脱,始终与佛无缘。佛教认为,心、佛、众生本无差别,佛性人人具足,只是凡夫被客尘遮蔽,不能显现。所谓迷者众生,悟即是佛,圣凡的区别仅在这迷悟之间。世人若一旦泯灭一切差别之相,彻悟法界真性,了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0560822.html
  • 略论宋代学术史的时代特征

    泯灭”。[26]陆淳亦认为:“疏以释经,盖荃蹄耳。明经读书,勤若已甚。既口向义,又诵疏文,徒竭其精华,习不急之业。而其当代之法,无不面墙。及临民决事,取办胥吏之口而已”。[27]因而从治经的宗旨上、...

    韩 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3661108.html
  • 藏密大圆满无上秘密图座心《绝密》

    过,没有被错乱垢秽所染污过,真理独露,不曾迷惑、不曾通过,都无所有,一切能生,即是困境。把这现前的“了”性舒绶安住时,泯灭、善恶、无记三种分别,心如清净虚空,即是道行。由已现证一切修道功德,无明错觉都...不是合一而是隔阂日深。临近二十一世纪,人类的“量智”已发展到威威赫赫的“核裂变”和“核聚变”的时代;相反,人类的“性智”则日益低落、泯灭。其结果是“色法”膨胀,“心法”沉沦。人类一步一步地逼近“物欲”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82261351.html
  • 契嵩思想研究──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

    恶未忘,游心于物,临丧而弗哀,亦人之安忍也?......吾徒临丧,可不哀乎?”(注79)   佛家之未倡临丧哭泣,要在不起离别之恨,泯灭爱憎之情,使心灵趋于清静之域,如未能看淡人世,而为物所牵,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1661493.html
  • 荷泽宗与洪州宗

    证悟之后看待世界的角度,在这种境界中所有真妄凡圣的对立都已经泯灭,因此能够说众生心就是佛心。  从对“即心是佛”这个命题的分析可以看出,虽然洪州宗禅法比神会时代要更为注重教学的方式,因此其思想表述也更为...

    聂 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0261545.html
  • 解脱自我

    指脱离了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一种心灵境界。如“尽心知性知天”(《孟子》),此“尽心”即是充分扩充人本有之善端而达到的心境。“形如槁木而心如死灰”(《庄子》),此“心”亦是指泯灭了一切思虑活动而达到的心境。...

    (韩国)李顺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3061573.html
  • 论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哲学思想

    佛性、主观与客观的一体关系。然而由于心性被无明习气所蔽障,无法认识心性光明这一真理,也因为有无明烦恼,使心迷妄,产生能执所执二迷现,使主客观处于分离状态,成佛的希望就泯灭了,就会沉轮于生死轮回之中。因此...

    乔根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3361758.html
  • 二十世纪杜甫研究概述(1)

    杜甫的性格特点尤其是生活情趣,有的著作还明确批判胡适在《白话文学史》中对杜甫诙谐风趣的分析,认为这是胡适"为了要泯灭杜诗的反抗精神,因而伪造出'滑稽的风趣'以诬蔑我们祖国伟大的诗人杜甫"。持同样观点的...

    杜晓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3061852.html
  • 道安法师的般若思想

    法身者,一也,常净也。未始有名,故于戒则无戒无犯,在定则无定无乱,处智则无智无愚,泯灭都忘,二三尽息,皎然不缁故曰净也,常道也。真际者,无所着也,泊然不动,湛尔玄齐,无为也,无不为也。   道安对佛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4461923.html
  • 山水诗情,佛理禅机——王维山水诗禅境初探

    真实性、泯灭人生的意义,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。然而,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,都重启示和象喻,都追求言外之意,这又使它们有了相互沟通的可能。于是,诗和禅就可能产生联系,而这种联系必然会反映到理论上来...

    石彦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5162024.html